塘里無魚蝦自奇,也從葉底戲東西。寫生我懶求形似,不厭聲名到老低?!?/span>
齊白石(1863—1957)一生勤奮作畫約兩萬幅,其中以畫蝦最負盛名。
齊白石 1928年作 群蝦圖
題識:白石齊璜畫,時年戊辰秋月
鈐?。?/span>齊白石,借山館
來源:新疆華鼎拍賣有限責任公司1998年秋季首場藝術品拍賣會,lot 18
說明:
蝦是白石老人最擅長的題材之一,其從50多歲開始畫蝦,獨創一種表現形式,堪稱一絕。他對蝦有著與生俱來的親切感,與它們對話,為它們寫照,透明、游動、栩栩如生,洋溢著無限的生命力。然而,齊白石畫蝦卻經過一番艱苦的歷練,從科學的角度講,是越來越不像的過程,從藝術的角度講,卻是越來越像的過程。
62歲時齊白石開始對蝦寫生,他在畫案上放一盆活蝦,在院子小池里養了蝦,以觀察蝦的形狀、水中游動的姿態,按照本來面貌畫蝦。
68歲時對蝦的形象進行了重大改造,淡墨畫出的蝦頭、蝦身加上了重重的一點濃墨,表現了蝦的重量和蝦頭前端的堅硬。蝦眼改小圓點為兩橫筆,蝦腿8條減為6條等。
1934年,齊白石71歲時完成了畫蝦的最后改造:后腿由6對減為5對,簡約、概括、唯美,達到了“似與不似之間”的境界。他得意地說:“白石山翁寫生十年,方得如生?!?/span>
《齊白石全集》(湖南美術出版社)所收錄的作品中,蝦這一題材最早出現在齊白石50歲左右的作品區間里,此后齊白石每一個階段的創作都有蝦的身影,一直到晚年,齊白石作畫的技藝與風格的成熟,都折射在了游蝦的動態、造型與美感中。